top of page
搜尋

不設限的北歐新經典:丹麥品牌 Muuto 設計魅力全解析

  • mkt2478
  • 35分钟前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muuto

muuto

說到北歐設計,大多數人腦中閃過的,可能是淺木色、白牆、還有過分乖巧的「極簡感」。

但 Muuto,這個由 Peter Bonnen 和 Kristian Byrge 於 2006 年在丹麥創立的品牌,選擇走一條不太一樣的路:透過創新的材質、大膽的色調與實驗形式,和全球最具才華的設計師攜手合作,激發出兼具創意與實用的代表作品。

Muuto 將經典的斯堪的納維亞美學翻玩出嶄新的樣貌,重新定義什麼叫做「新北歐設計


名字來自芬蘭語 muutos,意思是「新觀點」。這不是標語,而是 Muuto 實打實貫穿在每件作品裡的核心:簡約但不無聊,實用但不冰冷。設計感強烈,卻不強勢。無論你是設計圈的老靈魂,還是剛想為家裡加點風格的生活玩家,Muuto 的作品總有一種奇妙的平衡感,既能融入空間,又能悄悄成為焦點。


Muuto 的色彩研究團隊,每年都會根據材質特性、自然環境與全球趨勢,調配出精準而細膩的色調。 憑藉高超的調色功力,Muuto 能打造出不易撞色、獨特又細緻的品牌風格,細膩地為每個表面、每種材質與每款造型,尋找出最合適且迷人的色彩組合。
Muuto 的色彩研究團隊,每年都會根據材質特性、自然環境與全球趨勢,調配出精準而細膩的色調。 憑藉高超的調色功力,Muuto 能打造出不易撞色、獨特又細緻的品牌風格,細膩地為每個表面、每種材質與每款造型,尋找出最合適且迷人的色彩組合。


Muuto的品牌DNA : 簡約、優雅、還要走得長遠


◼︎ 永恆經典的設計:Muuto家具充分體現了簡約、優雅的美學精神。 Muuto家具以簡潔的線條、精緻的細節、和諧的比例詮釋北歐簡約之美,打造永恆的經典風格。


◼︎ 功能創新:功能是Muuto設計理念的核心。這些家具的設計旨在滿足現代生活的需求,同時又不影響美觀。從多功能儲存解決方案到舒適的組合沙發,每件產品都為日常生活提供了真正的實用價值。


◼︎ 永續實踐:永續性深深融入 Muuto 的生產流程。該品牌強調使用負責任的材料,例如 FSC® 認證的木材,以確保道德的林業實踐。 Muuto 還在其許多設計中融入了可回收組件,促進循環經濟和環境友善。




用 Muuto 的標誌性之作,輕鬆締造北歐質感空間


▌The Nerd Dining Chair


Nerd 餐椅由 David Geckeler 於 2012 年設計,因其俏皮設計與實用功能的獨特結合而迅速成為暢銷產品。靠背和座椅的無縫結合創造了獨特的輪廓,既視覺上引人注目,而且十分舒適。 有多種飾面可供選擇,非常適合餐廳、廚房和現代室內裝飾,提供設計前衛的座椅選擇,贏得了讚譽和持久的歡迎。


Nerd Chair
Nerd Chair,如欲收藏歡迎洽詢

▌The Outline Sofa


極簡,不代表無趣。Outline 沙發就是那種「看起來越簡單,其實越講究」的代表作。來自設計雙人組 Anderssen & Voll,這張 2016 年誕生的沙發,以纖細金屬結構、軟墊比例與乾淨輪廓打動不少人。可以選擇各式布料甚至 Re-wool,再依照空間選色搭配,打造屬於自己的北歐生活劇本。它就是那種不高調卻很難被忽略的存在。




▌The Fiber Chair Collection


設計師  Iskos-Berlin 用一種非常 Muuto 的方式,重新定義了什麼叫做「環保又有型」。Fiber Chair 系列的外殼由木材與塑料纖維複合而成,不只觸感特別,還有一種低調的雕塑感。系列涵蓋餐椅、休閒椅與高腳凳,腿部可選木質或金屬,怎麼搭都不會錯。這張椅子的關鍵字是:「輕盈、友善、與任何室內空間都相得益彰。」


Fiber Chair Collection
Fiber Armchair (左) ;Fiber side chair (中) ;Fiber Lounge Chair (右)

▌The In Situ Sofa


由 Anderssen & Voll 設計師操刀的 In Situ,2020 年一推出便迅速成為 Muuto 家族的新寵。這張沙發完全懂得現代人的生活需求——高度模組化設計,任你自由拼湊,輕鬆打造出最適合你家客廳的完美佈局。

不管你是偏愛質感布料或是頂級皮革,它都能精準迎合你的品味;簡約俐落的鋼架搭配軟彈飽滿的坐墊,兼具時髦外表與舒適支撐力,輕鬆 hold 住大空間。


In Situ Sofa
In Situ Modular Sofa,如欲收藏歡迎洽詢


Muuto 的名字源自於芬蘭語「muutos」,意指「嶄新觀點」。

這樣的理念貫穿於他們的設計哲學中——以全新角度重新詮釋傳統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精神。




 
 
 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